科研部门

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研究领域

  能量综合梯级利用原理与方法,多能源互补机理与系统集成,高效余热利用及低碳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

  1.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系统能量综合转换梯级利用,多能源互补的方法与技术,微小型动力与余热吸收式制冷/热泵/除湿技术。

  2.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多能源品位互补梯级利用的高效能量转化机理,热互补与热化学互补方法与技术,系统集成与关键技术。

  3.化工动力多联产与温室气体减排:燃料化学能梯级利用与CO2捕集的协同机理,CO2减排与能量转化一体化原理与方法,系统集成创新和技术发展路线。

  人员组成

  现有研究人员16人,其中正高级岗位人员6人,副高级岗位人员5人,在读研究生71人。

  2023年项目情况  

  2023年度在研项目29项,新争取各类项目11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4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地方重大科技示范专项1项,企业委托3项等。完成并通过验收项目4项。 

  2023年主要成果与工作进展  

  分布式能源系统方面,完成多能互补MW级模块化分布式梯级利用能源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启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MW级分布式示范工程建设。完成高效相变储冷材料制备、测试小试平台及1冷吨材料循环特性测试平台搭建,攻克材料制备与封装技术。提出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制氢方法和系统,整合热化学-电化学实现了能量和组分的深度利用,实现CO2近零排放并提高制氢效率7%,揭示了天然气与太阳能协同转化过程中不可逆损失的形成机制。研究了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过程中氧分压对制氢效率的影响,建成SOEC电解水制氢效率实验台。 

  太阳能热化学与热发电系统集成方面,攻关氧载体材料-反应器-制氢系统全链条,突破天然气水基化学链制氢关键技术,完成1Nm3/h级移动床式天然气水基化学链制氢原理样机,实现冷态调试与热态连续稳定制氢,氢产量1.01-1.31Nm3/h,打通了化学链制氢还原-再生-氧化反应循环,完成了关键技术试验验证。提出太阳能与碳氢能源互补的热-电化学耦合制氢、脱碳与太阳能储能新方法,结合聚光太阳能驱动的中温重整与电化学H2分离以及原位CO2吸附,在500℃、常压条件下,实现了甲烷近完全转化制氢与CO2捕集,太阳能制氢净效率26.25%(高于光伏-电解制氢11个百分点以上,一半氢气来自于水)。原创提出了太阳能热化学三步循环分解水制氢新方法,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温度由1500℃大幅下降至850℃,研制了kW级聚光太阳能三步制氢反应器原理样机,完成了整体循环实验验证。研发了聚光太阳能热化学互补转化技术,研制了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化学吸收/反应器,应用于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MW级太阳能与燃料热化学互补供能示范系统,实测太阳能热化学转化效率 64.9%(报道最高),并通过成果鉴定。提出聚光光/热化学链甲烷制氢方法,对比热化学方法,反应温度降低、转化率提高,验证了聚光光/热耦合协同理论。 

  燃料源头低能耗捕集CO2方面,创新性提出煤热解/气化制氢与脱碳协同技术,完成30kW外热式煤热解装置及焦炭-CO2装置建设,获得煤分级气化产品调控规律;完成3吨/天外燃式煤热解-干熄焦一体化中试装置设计并开工建设;与重庆富燃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落实300MW电厂灵活调峰示范工程。 

  本年度共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5篇,其中17篇被SCI收录,3篇被EI收录。共申请PCT1项,发明专利27项,获得授权1项,软件著作权1项。 

  主 任:金红光  副主任:郝  勇  刘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