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2025年工程热物理所研究生心理活动月专项活动暨国科大思政项目·薪火相传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25 作者:文/戚如意 图/董禹润 曾秒 来源:教育处

在国科大思政项目·薪火相传系列活动项目的支持下,10月29日上午和11月20日下午,研究所分别在廊坊试验基地和中关村园区举办了两场面向全体研究生的心理培训。两场培训均邀请了维世(北京)临床心理门诊部创始人马常译担任报告嘉宾,报告题目为《从压力感知到情绪爆发:背后的心理运作机制》。活动由教育处主办,廊坊试验基地有120余名研究生参会、中关村园区有260余名研究生参会。

培训开篇指出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的现状:科研瓶颈、文章压力、毕业压力、就业压力、社交困境、家庭期待等,共同构成了他们面临的压力困境。随后进入多维压力源的深度剖析,马常译将压力源拆解为学术、生活、社交、职业四大维度。学术维度,选题难、实验反复、导师沟通不畅是主要痛点;生活维度,经济负担、时间管理失衡常被忽视;社交维度,同辈竞争焦虑;职业维度,就业困难、迷茫。多重压力的叠加构成了研究生压力背后的复杂成因。

接下来解读压力感知的生理与心理机制。从生理角度,压力信号触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皮质醇水平升高,使人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从心理角度,压力感知并非单纯由事件决定,而是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估”。同样的科研挫折,有人视为成长考验,有人则判定为能力否定,这种认知差异直接影响压力感受的强弱。然后分析了情绪积累到爆发的演变路径。初始阶段,个体通过压抑、自我安慰等方式暂时使情绪处于隐性积累期;随着压力持续输入,情绪压力逐渐升温,表现为失眠、易怒等轻度异常;当压力超过身体承受极限,微小刺激便会引发情绪爆炸。

最后的互动环节,马常译与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心理实验,并教授了同学们一些释放压力的技巧。培训结束后研会成员还带领同学们玩起了一些释放压力的游戏。

整场培训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既有理论的深度,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主讲人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地解答。不仅让同学们清晰地看到了自身压力的来龙去脉,更学到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对未来的科研学习与个人成长充满了更坚定的信心。

马常译在廊坊基地做报告

廊坊基地心理培训现场

马常译在中关村做报告

中关村心理培训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