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能源低碳转化的变革性挑战与机遇——记中国科学院大学“院士大讲堂”暨国科大思政项目﹒薪火相传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31 作者:文/申圆慧 图/魏曼 来源:教育处

5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第91期“院士大讲堂”暨国科大思政项目﹒薪火相传系列活动在研究所 D 报告厅成功举办。工程热物理所金红光院士为国科大学子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能源低碳转化的变革性挑战与机遇”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协办,研究所副所长隋军出席活动并致辞,线上线下共计300余人聆听了报告。

金红光院士开场以“双碳”目标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引入,深入剖析了我国正面临的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挑战,接着从低碳转化技术的底层原理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原创性突破。金院士鼓励同学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下,注重培养原创性思维。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金红光院士指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重中之重。在近十年间,我国的能源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以煤炭为主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利用是先污染、后治理链式模式,而新型能源体系需统筹协调能源、经济、安全,要求转变为能效、清洁、低碳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传统燃煤发电方式显然不符合能的梯级利用与低碳转化,亟需发展变革性的低碳转化技术路线。

能源低碳转化的底层原理

如何实现能源低碳转化,金红光院士分别介绍了“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总能系统、燃料化学能梯级利用原理,以及聚光太阳能能质能势理论。吴仲华先生提出要按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强调能的能质与品位,大力发展各种联合循环与热电并供、余能利用等总能系统。而燃料化学能转化的能质能势理论继承了吴先生的思想,揭示了燃料化学能做功能力梯级利用的潜力。另一方面,通过探讨聚光太阳能的理想极限效率,揭示聚光太阳能高效利用的原理,从而找到碳氢燃料与聚光源头转化的最大能质损失以及最大潜力,这正是低碳转化的突破口所在。

变革性低碳转化方法与途径

金红光院士在报告的最后部分给出了关于高碳能源低碳转化与多能互补的变革性低碳转化方式以及原创性技术,包括变革性燃烧方式、变革性煤炭低碳转化技术、太阳能和氢能的低碳动力技术、多能互补的低碳能源系统、低能耗低成本的CCUS方法等。

金院士强调,四次工业革命的突破点都源于技术科学,技术科学对推动颠覆性技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双碳目标和能源技术革命,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能源利用模式,开拓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新途径,突破绿色低碳的关键核心技术,科学有序推进双碳目标。

    报告结束后,线下与线上的同学们反响热烈,积极提问。金红光院士一一回应,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厘清了相关的能源概念与知识点,给出了对于能源领域中不同研究方向的见解,并就当前能源战略局势与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金院士的报告,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也更加立志要为我国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贡献青春力量。

金红光院士作报告

集体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