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科学态度,是其最鲜明的立场观点。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作为航空发动机试验科研人员,我们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秉承中国科学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院风,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大力发展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拓展试验新方法,测试新思路,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
(王立志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 高级工程师)
作为新原理无导叶对转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及优化方向的科技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论述,使我认识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与人民至上,将国家战略与科研实际相结合。在突破多维度对转部件匹配精确匹配、总体性能方案优化等难题时,我将时刻以“为国铸剑”的初心激励自己,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把思想政治学习融入日常,从严要求,强化团队协作,确保每一项总体性能方案经得起实践检验,更能够支撑飞行演示验证。未来,我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在本职岗位上砥砺奋进,为抢占十五五动力能源领域科技制高点努力奋斗。
(杨学森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 高级工程师)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始终以解决国家痛点问题为目标,以颠覆性、引领性、原创性技术推动为己任,以科研任务转化为高水平创新成果为导向,抢占科技制高点。对于我,一名从事风能热利用原创技术研究的风能人,让风热机组为祖国清洁供暖事业注入新动力,旋转大风轮制出的稳定热量就是我们能撰写的最好论文。
(孙香玉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 助理研究员)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我深刻认识到,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实现能源领域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从自主攻克“两弹一星”关键技术到构建完整核工业体系,从突破风电核心技术实现平价上网,这两大历史经验在实践中被反复证明。当前,应充分研判和把握宏观形势,抓住主要矛盾,立足我国实际需求与资源禀赋,以“钉钉子”精神破解“卡脖子”难题,用科技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柴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内涵丰富,全面回应时代课题,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具有指导地位,为我们科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让我们明确了科研的方向和目标。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我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个人的科研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高鸣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 正高级工程师)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道路,这种坚持走自己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攻坚克难持续进步的精神支柱。这一精神内核同样指引着我们从事能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必须结合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坚持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中国方案。
(齐晓宾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副研究员)
本人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联学班”学习,听取专家授课,收获颇丰。学习中,深刻认识到该思想是事业发展根本遵循,增强了政治自觉与“四个自信”。作为科技工作者,明确了为建设科技强国奋斗的使命,立足岗位攻关核心技术。同时,掌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思维与创新能力。还体会到科研作风与党性修养的关联,我将坚守科研诚信,以优良作风推动科技创新。
(欧阳子区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 研究员)
此次专题培训,让我深刻领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磅礴伟力。我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当我在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科研工作中遇到技术瓶颈时,必须打破常规思维,以创新驱动探索实践。同时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实际,整合资源,加强团队协作。在科研道路上,发扬攻坚克难精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研进步的力量,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智慧。
(王晓妍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传热传质研究中心博士后)
在低空经济新业态等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新型举国体制把市场的应用需求、“产学研”创新资源,把各院所优势关键分系统技术有效地组织起来,发挥出高效协同的强大动能。展望未来,我坚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引领下,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将精准指挥、打通堵点,实现创新全要素的“化学聚合”,打好攻坚大会战,展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王立新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实验室 工程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工作者肩负使命与时代要求紧密相连,科技创新必须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作为无人机设计工程师不仅要攀登技术高峰,更要扎根应用需求,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技术研发始终,在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推动无人机技术深度赋能,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开展无人机技术的原始创新突破,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为建设科技强国注入创新动能。
(王翔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实验室 工程师)
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党员联学班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一定要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支撑。在科研岗位上,我们更要发挥科技牵引作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
(袁达忠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新技术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总书记“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指引,激励我勇担“卡脖子”技术攻关使命。我将立足智能制造主战场,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破解技术难题的实践动力,在工业软件、精密制造等领域持续发力,以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制造强国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高任志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技术实验室 工程师)
通过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党员联学班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知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业,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应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守科研道德,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青璘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新技术实验室
助理工程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中国科学院科研工作者,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肩负起推动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创新驱动发展,为航空发动机产业指明方向,科研工作者应当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实现航空强国目标。
(殷越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数字孪生研究中心 工程师)
通过参加此次专题联学班,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在学习中,“四个面向”的科技创新方向让我重新校准了科研坐标。过去我的研究偏重论文导向,现在更加注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近期在承担某软件项目时,我们团队将总书记关于“稳扎稳打,不要标新立异、好大喜功”的重要论述转化为科研方法论,从使用场景入手,通过“需求罗列-功能切片-构架实现”三步走,确立了合适的软件架构。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研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真正实现科研价值。作为党员科研工作者,我将持续强化“国家队”使命担当,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深耕基础研究,用创新成果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应有力量。
(王阳阳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数字孪生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想,每一个在先进燃气涡轮动力装备领域工作的科研人员,都会对这句话有很深的感触。要占领技术高地,我们必然要在无人区突前探索,也必然要面临别人未曾遇到的困难。总书记的嘱托启示我们,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更讨不来。攀登技术制高点的道路绝非坦途,我们务必牢记使命、丢掉幻想,准备奋斗。
(张志鑫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燃机实验室工程师 )
参加此次党员联学班,我深受启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方向保障。作为一名科研助理,在日常实验室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中,我深刻认识到严谨、规范的重要性,这与思想中求真务实的精神高度契合。在今后工作中,我会以更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效率,保障科研项目顺利推进,用实际行动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珊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燃机实验室高级工程师)